Powered By Blogger

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

搗櫅粑

搗櫅粑=ㄉㄠˇ  ㄐ一  ㄅㄚ
是客家傳統文化活動之一
麻糬—客家話稱為「粢粑」,是客家米食中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

相傳江西省長汀縣有一個客家人聚集的地區,在宋朝曾發生連年旱災,以致當地居民想到去寶珠峰山的龍王廟,求海龍王賜雨水,可是大家有共識時,才發現各戶人家能拿出來的供品(米)太少了,
 於是居民就想到把各家的米蒐集起來,然後一起蒸熟,再將它捶打攪和至柔軟不見米粒的模樣,當這新產品出現後,居民十分滿意,於是當禮佛完後,大家就一同享用,食用其滋味還存有濃濃的稻米香甜味,於是不久這種米食在口耳相傳後,就成了客家人的最愛了。
搗櫅粑其實就是搗麻糬.先把蒸熟的糯米放上去臼裡面
拿起木槌用力的給她.嘿咻~
這個活動非常的有意義.最重要的還可以調整身心
調整方法如下:
1.心中默想一個討厭的人
2.拿起搗槌用力向上
3.將憤怒的力量使盡的敲下去
不過建議心平氣和的搗啦.因為這樣做出來的成品才好吃
像這樣一盤軟綿綿的櫅粑要花多少力氣才做得出呢?
用剛強之力做出綿軟之食:)
親子同樂的好活動.讓小朋友也知道好吃的東西不是7-11就買的到
吃好東西沒那麼簡單的
沾上糖跟花生粉更加美味喔
哇!!綿綿的.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我
想要體驗好玩的搗櫅粑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