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wered By Blogger

2020年3月28日 星期六

商腦經-修身


商腦經-修身(開始製造印鈔模具)
子路問君子,子曰:修己以敬,曰:如斯而已乎?曰:修己以安人,曰:如斯而已乎?曰:修己以安百姓,修己以安百姓,堯舜其猶病諸

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,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,其所後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

續前一章孔子說聖人不得見,得見君子斯可矣,接下來就看什麼是君子呢?他需要什麼條件或規範,因應每個人的環境因素,君子的條件都是參考,但有一件事情是無論哪一個學生問孔子都會得到同樣的答案:修身

子路問孔子說怎麼樣可以成為君子
孔子說:修養自己,以達到恭敬
子路說:這樣而已嗎?
孔子說:修養自己以讓人感到安樂
子路說:這樣而已嗎?
孔子說:修養自己已讓百姓安樂繁榮,這個連堯舜都憂慮不一定能做到

中庸也敘述:從天子到平凡的人第一步都是從修身為根本
如果根本都亂了要收到後面成效是不可能做到的,大學之道有幾個境界,齊家治國平天下最開始就是修身,庶人修身所以家齊,百官修身所以國治,天子修身所以天下平
厚待此卻收穫薄少,而薄待此卻收穫豐厚這是不會發生的事
時間花在那裡成就就會在那裏,不管是感情事業都是這樣的
對人仁厚只得到薄情,對人薄情卻想要得到別人仁厚對待,是不會有的

因此為什麼很努力卻沒賺到錢,或存到錢,跟生命中自己該不該有錢有關係
我想要有錢,但我值得嗎?有錢之後要做什麼?為了什麼目的我這麼拼命賺錢?
就像一個機器要製作出產品需要原料,機器是事業,產品是賺錢,我想要什麼產品就需要什麼原料,
如果根本上的原料都沒有,一直在操作機器,產品怎麼可能會出現呢?
原料是什麼?用一個容易懂的名詞就像財庫一樣,這個原料就是德性
所以君子先慎乎德,厚德載物
那修身要怎麼做呢?我覺得第一步就是:[不要生氣],任何事情都不要被情緒給控制了,用高一個層次來看事件

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

商腦經-聖人與善人

商腦經-聖人與善人
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以,善人吾不得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以,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
孔子說:關於聖人我目前沒有看到,只要成為君子就可以了,關於善人我沒有看到只要看到有恆的人就可以了
續前兩章,君子慎乎德,要成為大德只要成為君子,為善要有恆
量力而為,不做自己沒有的事情,這樣才可以長久有恆
成為大德的方法在於遵循君子的規範及為善
為善在於有恆,什麼事情是自己可以一直做卻不會缺少的呢?
如果是自己沒有卻要硬做,資源是很虛的卻假裝很充盈
收入簡約卻要過得很奢侈
這樣的人是很難恆久的
有很多人為了證明做善事會有好報,所以假裝自己過得很好,起心動念是好的,怕別人看到自己過的不好會影響到別人做善事的意願
其實做善人不一定要有錢,也不需要證明
抱著善良的心,貢獻給周遭的人事物,心無所求,這樣才可以做得長久,最重要的是品行及情緒的控制,自己在身上貼標籤掛封號,捐大錢不會證明自己是善人,是不是善人是別人來認定的

商腦經-大德者

商腦經-大德者
接續上一章[君子先慎乎德]
大德者必得其位,必得其祿,必得其名,必得其壽
意思是說:舉凡有大德的人一定會有所得,反之如果不以德為根本,強求也求不到
有句成語呼應:厚德載物,
德行養成有賴修身,在成為大德之前先以成為君子為目標
在整理論語中有觀察到五種人,後人就分為次第
聖人-賢人-君子-士人-庶人
大家一定會發覺怎麼沒有小人,其實小人算是士人喔~他只是心眼比較狹小而已,心術不正的士人也是小人

2020年3月22日 星期日

商腦經-先慎乎德

商腦經
總序:生財有大道:生之者眾,食之者寡,為之者疾,用之者舒,則財恆足矣

生之篇[老闆篇-源頭修身]
生產的人要多
如果所有事情都是自己才能處理一個人只有24小時,怎麼做都做不完的,因此雖然是自己的主意也要讓很多人知道怎麼運作,否則規模就會受限
一切的生意都是從自身開始,就像印鈔票的模具,模具的優劣影響鈔票的品質

第一章:君子先慎乎德,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,有土此有財,有財此有用,德者本也,財者末也

意思是說一個人要先謹慎自己的德行,如此就會有人跟隨,有人之後就會有一個地方聚會,然後有生財的想法就好像一塊土地有了種子,接著開始發芽,發財,這樣的財就可以有更多應用,所以德是根本,財是最後產生的

什麼是德呢?是對於任何事物有合於禮節的表現,產生出令人景仰的示範
舉五倫八德的例子
五倫是:君臣/父子/夫婦/兄弟/朋友
八德是:孝,悌,忠,信,禮,義,廉,恥
就像我們撫養敬重父母就產生孝
完成自己的工作對老闆有貢獻就產生忠
所以賺錢是最後的結果,自己拿什麼來賺錢才是根本

只要你有值得讓人跟隨的信念,讓人景仰,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,錢真的不是問題